老香洲的光华街一带,
有不少被风雨吹袭了几十年的老房子,
(相关资料图)
自带沧桑岁月的味道。
最近几年,
这一带被文艺范儿的年轻人“盯上”,
一番改造后,
不少有意思的创意空间入驻。
位于光华街24、25号的
“狮山记忆馆”和“九昌九咖啡”
在街道、学校、企业等合力推动下
实现了对闲置老房子的“爆改”
“摇身一变,成为街坊们忆往昔、休闲品咖的去处!”
留下充满年代特色的印记
光华街这个名字,
如果不是从小在老香洲长大的朋友,
可能还不太熟悉。
其实它就位于人民东路与夏美路交汇处东侧。
不少年轻人用创意
让这一带的老房子获得新生命,
打造出独具风味的老街区。
和外墙粉刷一新的其它老房子不同,
“狮山记忆馆”和“九昌九咖啡”外墙
留下了原有的灰色外立面。
原本荒废的小院子整修一新,
修剪得精致的花花草草
和专门布置的碎石地砖,
在闹市区中
营造出一片“独自美丽”的空间。
让人一下子
从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喘息,
像被揽入怀抱一般,
落入到改造者静心营造的怀旧氛围中。
走进屋内,
老房子或许能给参观者的就是各种惊喜。
这里原本是两座独立二层小楼,
改造后被连为一体。
地砖是当年遗留下来的,
绿色的马赛克、红色的纹理,颇有年代感,
至今保养得依旧很好。
每个小房间都有不同的主题,
其中有一处竟复原了
红旗街水井和晾晒的场景。
还有当年的照相馆,
曾经的老报纸、缝纫机甚至地契也能在此见到,
俨然是小小的社区“博物馆”。
据狮山街道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中不少老物件是这附近的居民
从家中翻出的压箱底“藏品”,
拿到这里给大家做展示,
很多泛黄的老照片还标注了人物的名字,
甚至有老街坊在这里找到了
自己的邻居、老同事、甚至父辈的身影。
老房子留下了铁框架的玻璃窗,
不同区域的露台可以欣赏老街区不同的风景,
让人自由穿梭于
过去的回忆和当下的生活。
既能能读故事也能休闲
实际上,老街区里的故事很多。
比如光华街所在的狮山街道红旗社区,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就有一大批年轻人来到这里扎根,
为珠海的建设挥洒青春和汗水。
红旗街的水井等地,
满载着老街坊们的回忆。
当年随父辈在这里长大的孩子,
如今虽然早已搬离,
却割舍不下往昔。
“狮山记忆馆”也成为他们常来相聚的地方。
狮山的名字来源于哪里?
胡湾里曾经种什么水果?
走进“狮山记忆馆”,
老房子犹如一个讲故事的老人,
各种图像、文字和实物资料可以让参观者
了解这片土地上变迁。
为了丰富体验,
由狮山街道办和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联合共建的“狮山记忆馆”——
狮山街道•珠海一职社区旅游学院
去年在此揭牌。
这样的方式,
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创业“当老板”的感觉,
还能帮他们把课堂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
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深的启发。
而对于参观者而言,
在此还能翻阅地方方志书籍,
品尝这里的虹吸壶咖啡,
用简餐小食填充闲暇时光,拍照打卡。
不管是初识狮山的年轻人,
还是曾经的老街坊,
都能在此寻得乐趣。
关于狮山的回忆,有多少记忆犹新?
大家不妨一起寻找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