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和投资者需求,中国证监会日前对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行了工作安排,具体措施有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等,计划用约两年时间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投资成本。随后,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发布了调低旗下部分基金费率的公告。目前两千余只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率超过1.2%。
证监会本次发布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安排,具体举措包括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等。
工作安排提出降低主动权益类基金费率水平,其中新注册产品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部分头部机构已公告旗下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环节收费,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成。未来还将在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费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多家头部公募基金率先行动,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中欧基金、博时基金等数家公募机构率先发布了关于对旗下部分产品(主要为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下调公告,宣布自本月10日起,部分产品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0.2%以下。
至10日记者发稿时为止,数据显示,管理费率超过1.2%的主动权益基金数量超过两千只(不同份额合并统计);剔除浮动费率类产品,有2015只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率超过1.2%,其中九泰锐智LOF、九泰锐益LOF与九泰泰富LOF的管理费率最高,均为2%。托管费率超过0.2%的主动权益基金有1855只,其中渤海汇金创新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与富荣信息技术混合A的托管费率最高,为0.3%。
国泰君安研究所金融组组长、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刘欣琦指出,费率改革有助于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专业化能力突出的优质机构将更具竞争优势。随着各项改革措施渐次落地,2025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将较2022年下降约26%;投资者投资成本有效降低,按2022年数据测算,预计全市场基金管理费下降142.97亿元、降幅9.81%。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注重提升投研能力且合规风控水平突出的优质机构有望持续巩固并增强竞争优势。他预计更多投资端改革政策将加速出台,机构业务型头部券商有望更受益于政策红利实现超预期发展。配套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等政策将加速出台,助推资产管理机构高质量发展,并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投资比重。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胡翔表示,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费率调降标志着公募基金及财富管理行业正式迈入新发展阶段,长期来看财富管理行业生态有望进一步优化。优化费率将促进公募行业与投资者利益共振:费率调降将激励基金公司在提升投资者体验方面强化投入,推动基金公司改进现有的产品条线及经营策略,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基金投顾业务发展前景向好:基金投顾试点转常规背景下,降费有望带来传统基金代销模式的转变,为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和局面。公募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或将加剧,管理费率调降过程中,中小机构的盈利空间将被显著挤压,头部机构在投研环节的优势将被放大,行业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